“现在这儿的电站水库,再也不用担心发电效能,漂浮垃圾没了踪影,库水也清澈透亮,水面吹来的风都变得清新好闻了。”近日,湖北省来凤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邀请湖南省龙山县公益诉讼检察官一同再次回访,附近村民欣喜地分享着酉水河流域落水洞电站水库的喜人变化。
"母亲河"遇"生态困局",跨省污染亟待治理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酉水河,全长477公里,是长江流域的重要二级支流,发源于湖北宣恩,流经湖北来凤、湖南龙山等地,被誉为武陵山区的"生态屏障"和湘鄂两省土苗百姓的"母亲河"。酉水干流落水洞电站地处湖北来凤县绿水镇施南坪村与湖南龙山县民安街道白羊坪村交界处,是典型的坝区、库区跨省水电项目。
2008年,湖北省来凤县政府与湖南省龙山县政府、湖南中水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订了《酉水干流落水洞水电站开发协议》。2025年3月,龙山县检察干警巡河时发现,酉水河上游大量生活垃圾、枯枝树叶和浮萍漂流而下,在落水洞电站水域聚集,形成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漂浮污染物带,侵占河道,异味难闻,严重威胁两县酉水流域生态环境和电站运行稳定性。
助力长江大保护,检察合力守护"母亲河"
流域治理的整体性和地域管辖权的分割性之间的矛盾,向来是开展跨流域治理的“障碍”。从调取的遥感影像图纸来看,西水河作为两县界河,两院在各自流域范围内均有管辖权限。依托2020年5月湘鄂两省三县检察机关签署的《关于建立"酉水母亲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龙山县检察院迅速将案件线索移送至来凤县检察院。
“小流域”污染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会影响到长江“大流域”生态稳定。考虑到流域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来凤县检察院受理线索后,邀请龙山县检察院联合办案,共同徒步巡河勘验、运用无人机航拍调查取证、走访周边村民、调取行政机关“三定”方案等,携手两地水行政部门、属地政府召开跨省磋商会,并发出磋商函督促整改。会议明确两地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短期清理与长期治理工作。检察机关提出在清理水域垃圾的同时,水利部门应协调上游相关部门,加强上游垃圾清理、污水排放、家禽养殖、农业污染等监督管理,推动流域自上而下的综合治理。
从"小流域"到"大生态",跨省协作显成效
西水河流域的漂浮物污染治理,折射出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与协同性。收到检察机关的磋商函后,两县水利局积极牵头整改,协同各方在预期时间内完成漂浮物清理,加快形成河岸系统治理长效机制,两县属地政府加强了上游河段的管理巡查和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力争从源头减少污染。
4月中旬,根据来凤、龙山、宣恩三县河湖长办签订的《湘鄂两省三县跨界河流(酉水)共同管护保洁协议》,来凤县水利局向宣恩县水利局发送《关于商请督促加强酉水保洁的函》请求加强酉水上游源头治理,并针对酉水宣恩段易堆积漂浮物区域开展联合巡查活动,已督促相关单位对沙道沟集镇四级翻板坝处及金滩水库坝前漂浮物清理完毕。
如今,漫步在落水洞电站水库沿线,曾经垃圾遍布的水面重现粼粼波光,清澈库水正静静积蓄着澎湃能量,只待闸门开启时奔腾而下化作源源不断的电流,书写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此次跨省协作办案,是"酉水母亲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检察机关助力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依托该跨省协作机制,来凤县检察院已办理30余起河道保护类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联合龙山县检察院多次开展酉水河专项巡查100余公里,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社区工作者召开听证会议20余次,累计督促行政机关清除酉水河沿线堆放的生活和建筑垃圾37处,修缮破损排污管网共计50米,清理阻塞河道淤泥及渣石3000吨。